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fa37fc400dd5432f7912b08fe3a6b3b1.jpeg (130.13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2024-11-5 08:41 上傳
禮金互免卡(資料圖) 在剛剛過去的10月,因為假日長加上氣溫適宜,許多新人“扎堆”辦喜事。不少網(wǎng)友表示,一個假期收到的請柬太多分身乏術,雖然有些婚禮去不了現(xiàn)場,可份子錢卻一點兒也少不了,也有不少年輕人開始對不合理的份子錢說“不”,在隨禮上玩起了一些新花樣。 份子錢支出幾千元 有時還得搭交通費 “本來10月份想出去玩一圈兒,結(jié)果收到一堆請柬,還都是必須去的那種,就算是能抽出時間旅游,錢包也空了。”家住西安市未央?yún)^(qū)的市民任一馳告訴記者,整個10月他收到了5份結(jié)婚請柬,其中兩份是親戚家的,三份是同學的。 任一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兩個弟弟結(jié)婚份子錢各1000元,兩個高中同學結(jié)婚份子錢各1000元,還有一個關系比較普通的大學舍友結(jié)婚份子錢500元,“我一月工資也就6000多元,還出去玩兒啥呀!”任一馳說。 同樣工作了四年的李天旗,10月收到了兩份請柬,因為時間錯不開,僅參加了一場同學的婚禮,然而除了份子錢,還要搭上往返高鐵的車票錢。他說:“我結(jié)婚時候剛畢業(yè),同學都從四川特意過來捧場,現(xiàn)在人家結(jié)婚,我必須得去啊?!?/font> 李天旗表示,當時大家剛畢業(yè)還在公司實習,同學給自己隨份子就是1000元,又是提前一天過來幫忙準備婚禮,這次就隨了2000元,加上高鐵票往返每次263元以及給另一位朋友微信發(fā)的500元,這一個月3000多元就這樣沒了。 行情逐年水漲船高 份子錢成“甜蜜的負擔” 如今,份子錢的金額也與日俱增,從幾十元漲到幾百元甚至上千上萬元,逐漸成為一種“甜蜜的負擔”。 近日,記者采訪的十二位市民中,絕大多數(shù)人隨份子錢在500元至1000元,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適中的區(qū)間。對于關系密切的人,有不少人會選擇2000元及以上的金額,甚至還會為對方購買禮物。 此前,有平臺對份子錢進行過網(wǎng)絡調(diào)查,72.83%的受訪者對結(jié)婚份子錢感到有壓力,50.2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愿意取消份子錢。 “我是屬于愿意取消份子錢的那一撥人,不過已經(jīng)隨出去了不少,等收回份子錢再同意。”市民李靜調(diào)侃道,雖然不少人說可以取消份子錢,但現(xiàn)實推廣起來卻并不容易,一方面是傳統(tǒng)“人情”的觀念,另一方面既然已經(jīng)“有往”,自然希望“有來”。另外,收禮的一方其實也未必開心,因為同時也收到了未來的“債務”,隨著行情逐年水漲船高,“禮尚往來”可能變成了“加倍償還”。“我十年前剛結(jié)婚那會,幾個好朋友約好按‘最低標準’,當時普遍行情是200元。有個朋友結(jié)婚晚,前年我們給她隨份子錢就是500元了?!崩铎o說。 年輕人隨份子創(chuàng)新 “禮金互免卡”受歡迎 對于參加工作不久的職場新人來說,份子錢帶來的經(jīng)濟壓力可能更大。于是,不少年輕人便開始對份子錢“禮尚往來”創(chuàng)新形式。 前不久,“95后”的李維克參加好朋友張先生婚禮時,給的紅包里便沒有塞現(xiàn)金,而是一張“禮金互免卡”。這是張先生夫妻倆專門給他們幾個關系很好的朋友定制的,左邊可以填寫姓名和日期,右邊的“副聯(lián)”則可以順著虛線直接撕下來,就像餐飲店的優(yōu)惠券。張先生夫妻收到他們的“禮金互免卡”,撕下右側(cè)的“副聯(lián)”,以后參加這幾位朋友的婚禮時,可將左側(cè)塞進紅包送上。 “我們都覺得表達心意的方式很多,沒必要一定要用現(xiàn)金,所以早就約好結(jié)婚時互相免去對方的份子錢。”李維克說。 記者了解到,“禮金互免”在不少年輕網(wǎng)友中很受歡迎,不過也僅限于少數(shù)關系很好的朋友。此外,還有一些網(wǎng)友表示,自己這邊辦婚宴,主家拿到紅包后會在上面撕掉一個角,然后現(xiàn)場把紅包還回去。 份子錢非衡量友情標準 創(chuàng)新需要“因地制宜” 對于份子錢這樣的“人情債”,陜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員、實踐哲學研究室主任王曉勇認為,隨禮是這么多年以來的婚禮習俗之一,其中既有傳統(tǒng)觀念影響,也有人情世故的必要。不過,隨禮是親朋好友對于新人的祝福,收禮者不應該將份子錢當作一筆收入,隨禮者不應該有從眾和攀比心理,用份子錢的多少去衡量友情有多深,這種感情表達是“落伍”的。 王曉勇表示,基于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社會的特點,一些年輕人開始對婚禮有更多的思考,對份子錢也有許多變革和新的觀念,不拘泥、糾結(jié)于所謂的“人情”和“面子”,既少了經(jīng)濟壓力,也不用頭疼如何還禮?!跋M嚓P部門、媒體多引導宣傳,不過地區(qū)、城鄉(xiāng)風俗有差異,這些創(chuàng)新也需要‘因地制宜’?!?/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