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一篇游記怎么就成了“熱帖”?
——兼論其他
作者按:我的這篇2100多字的小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我的一篇游記怎么就成了“熱帖”。第二部分:“順便”論及連忠照、史飛翔、朱鴻、陳益鵬、方英文等。最后,我還是要說:我感謝“榮耀西安”平臺,讓我找到了共鳴,讓我有了成就感。
正文:
《我眼中香港的20年——兼與西安對比》——我的一篇普通游記而已,怎么就成為了“熱帖”? 我把我的《我眼中香港的20年——兼與西安對比》發(fā)到了“榮耀西安”的平臺上,兩天過去了,跟帖評論的有20多人,閱讀量有8000多人;之后,在平臺上被標注為“熱帖”。
由此我歸納了三個“可能”。第一,可能是我找對了“榮耀西安”這個平臺。第二,可能是我的內(nèi)容與西安有關。第三,我的內(nèi)容可能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共鳴。
跟帖評論20多條,數(shù)量的確不能算多。
有的是一句話: “你提供了豐富的內(nèi)容,看了有收獲?!?/font>
有的是4個字:“值得一讀“?!皩懙牟诲e”。
有2個字的:“瀏覽”?!翱纯础薄?/font>
也有僅僅1個字的:“好!”“閱”。
無論跟帖評論的長短,我都會給予回應。我“回應”的原因是,讀者在我的文章面前停留了;我“回應”的是高興,我的文章有共鳴了——一篇5000多字的文章,連家人都未必愿意看,居然有素不相識的網(wǎng)友讀了,并且留下了文字,這在當今是要感謝的。
有位叫“周秦漢唐666”的讀者,跟帖可真是用心:
“論壇佳作,收獲很大,謝謝樓主!
“我也借此機會談幾句我兩次去香港的簡單體會.
“兒子是92年的,2008年上高中,從那時候起,我就一直想盡各種辦法激勵兒子好好學習,將來能考上一所好大學,我承諾,如果能考上西安交大,我就獎勵港澳七日游,當時港澳在多數(shù)人心目中還有神秘感,港澳游也十分火爆,兒子一聽瞪大了眼睛,問我”真的?”,我說當然是真的.
“2011年兒子高考成功,果然考取西安交大,我自然要兌現(xiàn)承諾,在2011年國慶7天長假時間,我們一家三口就到香港澳門旅游了7天,我們基本轉了香港澳門的主要景點,兒子被香港的發(fā)達/繁華/富有/文明所震撼,隨口說了一句”將來要是能來香港工作和生活,該多好呀”的感嘆,我們?nèi)胰藥е斋@/滿意/開心結束了短短7天的旅行生活返回西安.
“后來,兒子交大本科畢業(yè),去歐洲讀碩讀博,去年畢業(yè)后竟然一舉應聘成功香港大學任助理教授,港大對老師的薪資待遇和公寓住房都很好,兒媳婦也辭去了上海的工作去了香港就業(yè).春節(jié)期間我和愛人去了香港過年,順便參觀了雄偉的港珠澳大橋,總體上感覺香港在西安的高速發(fā)展之下硬件優(yōu)勢已經(jīng)縮小或者沒有了,但是在軟實力上還是很厲害.
“這幾年國家在搞粵港澳大灣區(qū),動作力度很大,希望大灣區(qū)越來越好.”
對這位家長,我是這樣回復的:“有了這樣的家長,自然有了這樣優(yōu)秀的孩子……”
順便說點題外的話。
我寫文章,我是在尋求共鳴;同時,我也經(jīng)常在尋找能引起我共鳴的文章或作者。 近期,在多個“群聊”或“公眾號”中,給我印象較深的有:
連忠照,一位殘疾作家。他寫的人與事,我基本都看。他高度殘疾,在輪椅上坐了很多年了,他大概沒有時間寫浪費他生命的文字。他讓我了解了殘疾人的世界。
史飛翔,比我小了20歲;他經(jīng)常說些自己的感悟,比我深刻。比如:“成功有兩種:內(nèi)在的成功和外部的成功。成功的定義由自己確定——做什么能讓你有成就感。不要等待外部世界的認可,或者由外界為你定義什么是成功。試著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不要與別人進行比較。要知道成名不等于成功?!?/font>
朱鴻,陜西師范大學的一位教授,與我年齡相當。他的文章,并非字字珠玉。我比較喜歡的是,他敢于說出只有小孩子才敢說出的話。我就不如他,等我長大之后,我就沒有了他這種勇氣。他可以把“私房”話拿出來,公之于眾,我也沒有他這種膽量。對已經(jīng)過去的有些事情,他記仇;有的,他也不記。他的這種率真,尤其到了他這個年齡,依然保持,這是比珠玉還要寶貴的吧。
陳益鵬,已經(jīng)有孫子輩了。觀他的“朋友圈”,我感到,對“時事”,我倆的觀點可能會有不同。但,這不妨礙我對他文章的閱讀。他回憶母親的文章,他寫回憶弟弟的文章,他寫出了人生的痛點;尤其,他回憶母親的文章,母親臨終前,住進養(yǎng)老院,不久,又要求從養(yǎng)老院回來。對此,他也很無奈。他寫出的是人生的無奈——人生的無奈,有時是相通的吧。還有,他在新冠疫情期間住進醫(yī)院。在住院期間,他對工作人員的服務感到不爽。他把他的不爽變成了文字。他的這種近乎天真的性格,我經(jīng)常也是有的,特別能理解。他的不爽,是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會遇到的吧。對他的這種不爽,讀起來,我就感到了:他,可能也就是我。
方英文,也已經(jīng)過了退休年齡。我的“朋友圈”及““群聊”里沒有他。我是在“教主”為陳嘉瑞的“終南性靈社”的公眾號里看到他的“論語”的。方英文,有學問,有趣味,也灑脫,活得通透。能夠放到“人精”類里邊——不學無術的人不可交,學而有術又太過圓滑的人也不可交。古今中外,許多人都在“裝”;不“裝”的人就成了鳳毛麟角。我眼睛總是盯著有學問而又不“裝”的人的項背,攆不上,望一望也行。“終南性靈社”里可是藏龍臥虎,無論男女老——似乎很難見到“少”——個個才氣非凡,文字獨具特色,性格獨具特色,靈魂獨也具特色。還有何丹萌、孔明、劉路、馬河聲、周燕芬……這里我提醒一下,經(jīng)常閱讀“終南性靈社”的人要注意了,那里邊,好文章太多。方英文說“好火費炭,好菜費飯,好辣子費蒜,好婆姨費漢?!蔽以傺a充一句:好文章費眼。
我不能再寫了,再寫了還有。就此打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