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高等院校作為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和科技創(chuàng)新的硬核驅動,是提高我國科技核心競爭力不容忽視的生力軍。
預算經費,則是高等學校持之以恒發(fā)展的重要支撐,是高校開疆拓土,提升整體競爭實力的底氣與保障。
部屬高校作為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發(fā)揮前進示范作用的全國重點高校,其經費投入情況自然備受關注。
近日,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信部直屬高校陸續(xù)在其信息公開網(wǎng)公布了2024年部門預算,不少媒體對各大教育部直屬高校的2024年預算數(shù)據(jù)進行了整理,借助榜單我們也能一窺我國高校“國家隊”的經費數(shù)量與使用情況。
XI'AN 教育部直屬高校 大部分獲得提升
截至發(fā)文前,除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已有74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公布了2024年預算,其中共有20所高校,2024年度部門預算超過百億。
get.jpg (970.16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4-4-22 09:12 上傳
74所教育部直屬高校2024年經費預算數(shù)據(jù)(其中中國礦業(yè)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均分2所高校統(tǒng)計;華北電力大學數(shù)據(jù)為北京校區(qū)和保定校區(qū)合計;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僅包括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暫未納入;統(tǒng)計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單位為億元;此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暫不包括國際關系學院)。
其中,清華大學以385.69 億元的年度預算,領跑教育部直屬高校;浙江大學以328.81億元的預算總收入緊隨其后,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學(281.58億元)、北京大學(243.30 億元)的預算總收入,均超過了200億。
此外,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的年度預算,均超過了150億。
超過百億的高校,還有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南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11所高校。
與2023年相比,南京大學在今年實現(xiàn)突破,成功躋身“百億俱樂部”。不過,也有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等22所高校的預算總收入出現(xiàn)小幅下降。
XI'AN 工信部直屬高校 均獲增加
7所工信部直屬高校中,共有4所高校年度經費預算超過100億元。
get.jpg (255.82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4-4-22 09:12 上傳
其中,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經費預算最高,約為194.63億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位居第二,約148.84億元;經費預算超過百億元的還有北京理工大學和西北工業(yè)大學,分別為135.69億元和123.64億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經費預算均超過70億元。與2023年相比,哈爾濱工程大學經費預算增加17.15億元,漲幅超過30%;南京理工大學增加12.3億元,漲幅達到16.56%;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和西北工業(yè)大學的經費漲幅均超過了10%。
XI'AN 陜西各高校悲喜不同
辦學經費的多少,關乎著一所學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等各項事業(yè)的開展,但上級單位在分配預算時會根據(jù)學校及時代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配,這時候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誰多誰少的問題。
本次公示的預算情況中,陜西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1所工信部直屬高校,他們今年的境遇也大不相同。
get.jpg (216.39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4-4-22 09:12 上傳
6所高校中,百億級高校依舊只有西安交大和西工大兩所。
維持正增長的有四所高校,其中三所增長過10億元:西安交大今年預算較去年增加14.69億元;西工大今年預算較去年增長11.9億元;西北農林今年預算較去年增加了11.19億元;西電今年預算較去年增加了8.65億元。
而長安大學和陜師大今年在預算上都有著不小的縮減:長安大學今年預算較去年縮減了1.28億元;陜師大今年預算較去年縮減了1.73億元。
get.jpg (393.45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4-4-22 09:12 上傳
其實高校預算在分配時,總體會呈現(xiàn)理工類高校高于文科類高校。
而這其中又有兩個側重點,一是“雙一流”高校建設,二是科研經費。
因為不同學科的科研課題經費差距很大,比如自然科學課題往往需要大量資金購買設備、材料,課題經費通常就高于人文社會科學課題。因此,純文科類學校,比如語言類學校,或者藝術體育類學校,這方面的經費收入就較低。
而在當下全力推進科技創(chuàng)新的浪潮中,重視科研投入,同時能獲得科研產出的高校無疑將獲得經費扶持。
以西安交大和長安大學為例,在各自的高校預算支出表中,預算支出大頭都在最基礎的教育支出上,教育支出包含高等教育、留學教育、行政管理、教師進修等多個領域。
但在科技支出上卻體現(xiàn)出天壤之別。
西安交大2024年科技支出為23701.15萬元,而長安大學2024年科技支出僅僅為10萬元。
get.jpg (99.5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4-4-22 09:12 上傳
西安交通大學2024年收支預算總表
get.jpg (125.0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4-4-22 09:12 上傳
長安大學2024年收支預算總表
當然,可以理解的是或許在實際預算劃撥中,不少科研經費會從教育支出中劃出,但預算表中對科技支出的分配也體現(xiàn)了兩所學校對待科研的不同態(tài)度,同樣也體現(xiàn)了上級單位對學校預算劃撥的輕重。
這一點,不光是部屬高校,在陜西省屬高校中,同樣因科研經費投入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預算分配情況。
具體情況,可以看一下我們此前的稿件《陜西省屬高校預算公布,這所大學漲幅最高》。
get.jpg (452.56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4-4-22 09:12 上傳
高校是基礎研究、人才培養(yǎng)、科技創(chuàng)新的結合點,在科技研發(fā)、項目攻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國家更要求高校要瞄準“卡脖子”問題,利用基礎研究優(yōu)勢和已有技術積累,加快實現(xiàn)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打破傳統(tǒng)賽道上的“壁壘”,為關鍵領域產業(yè)自主可控提供有力保障。
因此高校不光要注重人才的培養(yǎng)和教育,也更要注重對科研的投入,而不同程度的重視,也會在不同領域有所體現(xiàn),預算經費就是其中之一。
榮耀西安網(wǎng)(ixian.cn)官方公眾號。
編輯:解革 審核:Lyna 監(jiān)制:號稱嬉皮 部分素材來源于青塔P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