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ecd266dd52374e31aae33ff623969790.jpg (92.23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9998400af9a24acd8c8b62aaa386e401.jpg (7.05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唐朝,還沒有“春節(jié)”一說。大年初一,唐時叫做“元旦”、“元日”或“元正”等。當時就有“黃金周”:唐玄宗《假寧令》——“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font> 一共七天,是除夕及之前三天,和初一(即元日)、初二、初三。五十三歲的白居易,當時寫給同僚:“共知欲老流年急,且喜新正假日頻。”
7190326fd6d04c1c939fe9a921b2ad22.jpg (136.64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話說唐朝假期多,所以白居易才有“假日頻”之說。據(jù)史料,元旦之后,唐人假期接踵而至的還有正月初七的人日,正月十五的上元節(jié)。還有依常例,官員及其下屬每十天便有一日休息的旬假了。白居易感慨:“聞健此時本醉,偷閑何處共尋春?!弊髡叩拈e適生活與喜悅心情,可感受一二。
作為一年最隆重的春節(jié),宮廷更是一派肅穆而忙碌的景象。元日,認為是“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三元,在古人的時間序列中具有濃厚的象征意味。 “一片彩霞迎曙日,萬條紅燭動春天”。描述眾官員拂曉之時,已按品階方位列隊等候,燭火通明。唐代禮部規(guī)定,元日大朝會在太極殿舉行(后在大明宮含元殿)?;实坌柮崤R軒,皇后、百官、朝集使以及皇親國戚都著朝服一同參加。
9cc00a99d6e04a10a651faebe488f205.jpg (140.9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四方恭賀的諸多禮儀,凸顯皇權(quán)的至高無上,以及中央對地方所擁有的控制權(quán)力。李世民《正日臨朝》中寫道:“百蠻奉遐贐,萬國朝未央。車軌同八表,書文混四方?!碧熳拥男坌呐c驕傲,躍然紙上。
8587cf6bf8594392b67b8ebe4e015541.jpg (7.66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初一早,唐人喜歡在院里豎起長長竹木竿,竿頂飄懸著紙或布做的長條型旗子。風(fēng)來抖動,稱為“幡子”。這種風(fēng)俗傳到日本,演變成“鯉魚飄”。 有意思的是,唐朝新年元日與冬至兩個節(jié)日,常常并列而言。公元八三八年,日本圓仁和尚前往長安,路經(jīng)揚州,記述當時冬至“此節(jié)總并與本國正月一日之節(jié)同也……皆有賀節(jié)之辭”。冬至與元日節(jié)俗相同,無論貴賤,官員或百姓都遵禮相見拜賀。
090fd1f9524944f6b0af399067ec23ea.jpg (25.78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賀節(jié)之辭,是指人們道路相逢見面時的節(jié)日說辭。他初到揚州這一年除夕,只見“道俗共燒紙錢,俗家后夜燒竹與爆,聲道‘萬歲’”。 子時一到,街上鐘鼓齊鳴,辭舊迎新。在家里“守歲”人們紛紛起身,晚輩給長輩行禮,奴仆給主人叩頭,大家要說一些吉祥話。唐朝口語資料流傳下來的不多。據(jù)敦煌出土的文書吉祥話大致是:“福延新日,慶壽無疆”等。 白居易寫“逢迎拜跪遲”,圓仁記錄應(yīng)指“右膝著地,說賀節(jié)之詞”——逢人拜年,右膝下跪。吃不消的白居易,發(fā)出“不因時節(jié)日,豈覺此身衰”感慨。 唐人喜歡大家族聚居,若輩分高老人在,除其直系兒孫外,可能連已成家的弟弟、侄兒、出嫁的妹妹、外甥皆團圓守歲。白居易曾寫:“弟妹妻孥小侄甥,嬌癡弄我助歡情?!?/font> 其實,火藥鞭炮在北宋才有記載,唐朝只有“爆竹”或稱“爆竿”。子時,拿出準備好的爆竹:因竹節(jié)中有空氣,被火燒爆的時會噼里啪啦地響。 唐朝人除夕和元旦這兩天,一般不往家外倒垃圾,說是會流失家產(chǎn)。若有用壞的掃帚之類,在子時到來之際扔進院里“庭燎”大火堆,即可“令人倉庫不虛”。穿破的鞋子,要在院子里挖坑埋掉,家里會出“印綬之子(當大官的兒子)”。
dc9843237696486dac06a7bbb473214c.jpg (8.91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我們的春節(jié),走親訪友家家備有茶點。千年前,唐人早已如此。敦煌文書記錄,就有“歲日賞屠蘇酒、五辛盤、假花果,膠牙餳”。 唐人要喝兩種酒:一是“屠蘇酒”,一是“椒柏酒”?!巴捞K”,本是一種中藥劑,由大黃、桔梗、烏頭等七種藥材混合制成。因用藥八品,也稱八神散。所以,喝這種酒的目的,是“驅(qū)邪解毒延年益壽”。
81ed7cde83a448149f4b6b6c388d2c83.jpg (75.72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唐人韓鄂的《四時纂要》是這樣說的:“從少起至大,逐人各飲少許,則一家無病。”唐人喝酒,要從全家最小的孩子開始先喝。
白居易元日詩中有“歲酒先拈辭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之說。可見飲酒以年齒幼長為序。從少到老一輪下來,年長居末尾者則連飲三杯,以示安慰,稱之為“藍尾”。意思是年歲最長,當仁不讓地成為最末一人,連飲三杯。 這些,在同時期日本也可以見到其蹤跡,據(jù)說嵯峨天皇弘仁二年(公元811年)已有記載,宮廷內(nèi)元日供御藥事,即飲屠蘇酒。 “五辛盤”,分別放著五種蔬菜,乃是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荽。吃“五辛盤”,是為發(fā)散五臟郁氣,預(yù)防時疫不鬧病。
ded89eab57bf4a899938932f4363965e.jpg (64.9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唐朝人過年也愛吃甜食:比較著名的有“膠牙餳”。餳,大致就是今天所說的“麥芽糖”,古人用大麥、小麥或者糯米制出來的甜品。 它比較粘軟,甜度不如蜂蜜,也不如現(xiàn)在常用的蔗糖。在唐朝,甘蔗制糖法剛從國外傳入不久,蔗糖(當時也叫“石蜜”)還很不普及,一般百姓見不到。所以,麥芽糖已經(jīng)算是貴重的美味食品了。
餃子在唐已出現(xiàn):用面皮捏成半月形裹著餡,大鍋里水煮熟撈出,食用時佐以醋和蒜。不過,唐朝叫做“湯中牢丸”——吃時帶湯,湯中撒芫荽等。
c1ca66e81bb149b29f5b5de20ed927c7.jpg (96.27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d6a4c418d68b41ea8483a8ee5e4b6d94.jpg (9.34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長安,是“佛教第二故鄉(xiāng)”。圓仁和尚大唐之行的記載里,唐人新年有許多與佛教相關(guān)的場景。 公元八四二年正月一日,他在長安見“家家立竹桿懸幡子,新歲祈長命,諸寺開俗講。”俗講,是以通俗講唱形式,吸引士庶,傳播佛經(jīng)奧義。新年里開講的有《華嚴經(jīng)》、《法華經(jīng)》等。會昌寺法師文溆,被認為當時長安城中俗講第一人。 新年假日里,人們?nèi)胨侣犓字v。在大德們吟哦的經(jīng)聲中,感受到九天佛國的無上美好,驚嘆行善積德的諸多神跡。
bd6599573b3b4658a15b3d610ae4b711.jpg (186.56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唐人新年中用幡來祈求長命百歲,這種唐幡在奈良正倉有藏。敦煌莫高窟就曾出土“發(fā)愿幡”,上有墨書,是人祈求眼疾痊愈發(fā)愿所造。
說到正倉院,它建于公元750年,正值唐朝盛世。至今,仍藏有三百余件唐朝時的文物,包括書圣王羲之等人的書法及諸多禮樂器和佛經(jīng)。在保存至今的唐幡上,夾纈的花樣依然清晰,顏色還很鮮明,絲縷間閃耀著的光澤。
4a57f9abf0b94f3e90cd95e91a1d1845.jpg (156.74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0-1-16 16:13 上傳
地 鐵:乘坐西安地鐵4號線到達含元殿站、大明宮站下車即可;乘坐西安地鐵2號線到達安遠門站后,可在北關(guān)站乘坐公交車至大明宮丹鳳門站下車即可。 自 駕:太華路上園區(qū)沿線分布多個停車場方便自駕游客停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