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女媧傳說是中國的“造人之母“,蛇身人首“女媧造人”與“女娃補天”的典故在中國世人皆知,有學者認為:“女媧是中國遠古時期的女皇?!薄妒辣尽な闲掌份d:“女氏,天皇封弟于汝水之陽,后為天子,因稱女皇?!币灿袑W者認為:“女媧與伏羲是夫妻或者兄妹?!敝袊脑~典“媧”通“蛙”,“蛙”是“蟲”與“圭”的結合,古人稱“鱗蟲”為龍?!肮纭边€是會意字,古代用不同的圭玉表示分封給諸侯的土地,所以“圭”從重土。而“圭”也是古代帝王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甚至是古代測日影的儀器。所以“蛙”也指地位高上的女性。 “蛙”也通“娃”,現在中國人稱自己的子女為娃,女媧的后代炎帝的女兒就是取名“女娃”(傳說中的“精衛(wèi)”)。女媧代表女性,就是中國古文化(伏羲八卦)中的陰。中國古文化“陰”既是女性也是指月亮,所以中國古人也把蛙中的一種蟾蜍比喻成為月亮,而月亮上的宮殿就變成了蟾宮。觀察過月亮的人會知道月亮的陰影有時候像蟾(蛙)。于是把月與蟾(蛙)相提并論。 還有學者認為女媧是把青蛙加以人格化而構想出來的女神,我認為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女媧的氏族是以蛙為圖騰崇拜。因“媧”和“蛙”同音,有專家推測女媧應是蛙圖騰氏族的女氏族長。據《太平御覽》“蟲豸部”記載,古人認為蟾蜍是壽命達三千歲的動物,所以蛙曾被敬奉為氏族圖騰、人的祖先。女媧后來也變成了女子的稱謂?!妒辣尽さ巯怠罚骸坝砣⑼可绞现?,謂之女媧,是生啟?!庇袑<艺J為涂山氏就生活在淮河地區(qū),中國遠古部落首領有巢氏也生活在淮河巢湖一帶。(《史記·夏本紀》正義引)《史記》索隱:“涂山氏女曰女媧?!弊C明大禹娶的是女媧氏族的后代,遠古時期人們?yōu)榱思o念祖先很多人都用其祖先的名字一代代相傳。《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的祖先“大業(yè)娶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應該就是華胥氏的后代。證明女媧的出處與華胥氏也有關系,史書記載女媧是華胥氏的后代,所以“媧”也通“華”,“華”在中國的字典之中也指華麗、華美,所以中國古人也把娃稱為美女。中國先民們發(fā)現月與蟾蜍或蛙的活動規(guī)律相似,月上陰影又像蟾(蛙),便視蟾蜍或蛙不是一般的動物,而是來自月亮的神蟾或神蛙。 “女媧造人”不僅有教育、改造人的意思,女性還有生育能力,而蛙卻有一個大肚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懷孕的婦女,所以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人對蛙的崇拜以及古代器物有蛙的圖案、紋飾是中國古代母系氏族的一種體現?!薄渡胶=洝ご蠡奈鹘洝酚涊d:“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意思是說:“女媧生了十個人類的祖先(首領),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居住)”。 蛙的崇拜在中國很多地區(qū)都存在,從中國各地出土的文物就可以知道,在中國文明史的新石器時代,蛙文化略晚于魚文化,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形態(tài)。在出土陶器上蛙紋很多見。而著名的四川金沙遺址也出土了蛙形金箔,而且由中國古代最名貴的紋飾風雷紋(以前的研究者稱之為云雷紋)組成。證明“蛙”的形象在中國遠古時代的尊貴。 蛙類崇拜也是遠古時代我國西北羌戎民族普遍盛行的信仰文化,蛙紋的神秘性與女媧神話形成象征性關聯。大多數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都認為:“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動物紋樣及其象征性紋樣是古代氏族部落的圖騰標志。”在我國西北彩陶文化遺存中,蛙紋是大地灣文化、馬家窯文化的主導性符號之一??脊虐l(fā)現“以古羌戎民族為主體的馬家窯文化從寫實蛙紋,到抽象蛙紋(或稱神人紋),以及各類變形蛙紋(或稱符號紋),數量龐大,類型多樣,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蛙紋演化歷程。”顯然,蛙紋屬于古羌戎民族共同文化符號,其覆蓋面之廣、滲透性之強是空前絕后的。在黃河中游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中,曾經出土多件非常精美的蛙紋彩陶系列。在甘肅天水大地灣四期文化的師趙村遺址還發(fā)現一件非常精致的蛙紋圖案。而西安姜寨遺址是距今大約五千至六千年前的一處古老遺址,那里出土了蛙形陶塑。而陜西各地博物館也珍藏了不少的有蛙的雕像與蛙紋飾的文物。 “銅鼓”在中國南方的古代少數民族之中是權力、財富、影響力和號召力的象征,中國的史書記載:“少數民族的銅鼓越響,其對當地的少數民族號召力越強?!倍鴱V西是世界上出土銅鼓最多的地方、是銅鼓之鄉(xiāng),在研究北流市甚至全玉林市出土的銅鼓的時候發(fā)現很多銅鼓鼓面四周都裝飾有青蛙(蟾蜍)的雕像。廣西銅鼓上各類紋飾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青蛙塑像是銅鼓的立體雕塑中最常見的。證明蛙的崇拜不僅在中國華夏漢族傳統(tǒng)文化之中、西南少數民族之中以及西北少數民族中盛行,而在中國東南地區(qū)的少數民族中也盛行。證明中國各個名族從古代開始就有共同的崇拜與信仰。 有蛙塑的銅鼓分布較廣,廣東、貴州、云南、越南北部、泰國、緬甸東北部都有。但最多、最典型、最優(yōu)美的銅鼓蛙塑,則集中在廣西。銅鼓上的蛙塑如此集中地出現在廣西,這與壯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先民以青蛙為圖騰的圖騰崇拜有關。早期銅鼓是用于祭祀的,在廣西的少數民族之中對蛙的崇拜還因為他們認為:“蛙可以通神,蛙可以求雨?!蓖茏鳛榕c水有關的生靈,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特殊的情感。每當大雨將至蛙們就開始鳴叫,古人無法理解這種常見的自然現象,以為是蛙帶來了雨水,后來的科學研究認為蛙的皮膚確實能夠感應到雨水的到來。而農業(yè)的豐歉與降水量有密切關系,所以先民把蛙的鳴叫與天氣聯系起來。早在漢代,即有華夏地區(qū)就有祭蛙求雨的記載,如《春秋繁露》:“春旱求雨,取五蝦蟆。”而壯族從古代就有蛙婆節(jié)或青蛙節(jié),這是壯族先民對青蛙崇拜的遺俗;人們通過祭拜青蛙,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興旺。 把“蛙”當成人其實也有科學依據,化石學家與古生物學家公認:“人類是由魚進化而來的。”而魚要登上陸地首先要進化出四肢、還要退化其尾部,而青蛙幼體的時期是生活在水中魚的形態(tài),后來進化出四肢以及退化尾部于是變成兩棲動物。青蛙是現存的唯一或者說經常見的證明魚變化成有四肢的兩棲動物的神奇動物。從魚類到兩棲動物、到爬行動物,再到哺乳動物的進化,現在都有化石來證實。兩年前在研究世界上最大的蛙類非洲巨蛙的時候發(fā)現“如果蛙的四肢伸直、從其腹部那一面看的話,真的很像一個人”。最近在研究青蛙時發(fā)現“除了靈長動物,如果以四肢的長度與身體的比例來說“蛙”是最像人的?!倍嗤艿纳眢w里面的器官結構如五臟六腑等也很像人或者說和人一樣齊全,所以青蛙不僅外表像人,而且其內部的器官也像人的器官。 女媧是古越人,是古越人的首領。中國漢族發(fā)源于古越族(東南方的百越、濮越),是古越族從長江下游北移融合淮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然后再北上到黃河中下游地區(qū)融合當地的居民形成的華夏民族。后古越人的后裔三苗之人又遷移到湖北北部一帶,隨著隨著戰(zhàn)亂以及后來楚國的建立他們不斷南下遷移融合各個民族。漢族的稱謂最先是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而后來漢武帝的雄才偉略進一步開拓了漢朝的區(qū)域、也進一步融合了更廣大的民族,而光武帝劉秀建立的東漢也進一步牢固了漢朝的區(qū)域、也進一步融合了漢朝內的各個民族。中國西北羌戎民族也出自古越族,中國南方的很多民族(包括壯族、苗族等)也出自古越族,甚至整個東南亞不少地區(qū)也是古越族與當地人融合演化出來的。 所以作為“造人之母”的女媧不僅是在歷史書還是在現實之中,不管是在高貴的器物之中還是在供奉的神像之中,不管是在漢族還是其他少數民族之中都是存在的。“女媧”已經成為了中國之母,其生育人、也改造、教育人,各個民族通過各種方式來紀念她與崇拜她。所以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祖先,中華各民族從遠古時期就是一家。
下面是西安歷史博物館珍藏的蛙紋鉞
蛙紋鉞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jpg (139.21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蛙紋鉞
2024-6-26 20:51 上傳
下面是西安半坡博物館珍藏的蛙形陶塑
蛙形陶塑 西安半坡博物館供圖.jpg (35.53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蛙形陶塑
2024-6-26 20:56 上傳
下面是陜西歷史博物館藏的魚蛙紋深腹彩陶盆
魚蛙紋深腹彩陶盆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jpg (94.26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4-6-26 21:04 上傳
下面是寶雞市鳳翔區(qū)博物館珍藏的蛙紋瓦當
無標題.jpg (76.65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蛙紋瓦當
2024-6-26 21:05 上傳
下面是金沙遺址蛙形金箔
金沙遺址蛙形金箔.webp.jpg (60.77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4-6-26 21:06 上傳
下面是廣西銅鼓之鄉(xiāng)北流市博物館珍藏的有蛙雕像的銅鼓
IMG_20230901_144144.jpg (213.65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4-6-26 21:07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