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來源:薇薇夜讀
人在過55歲,最高明的活法,不是鍛煉和養(yǎng)生,而是要有這6個遠見,很多人不知道!
人的一生,青年時汲汲營營,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xù)性混吃等死;中年時多的是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枸杞難擋歲月催,杯里再加點當歸;老年時,年齡越大越需要穩(wěn)定,希望能夠日有所長,老有所依。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一花甲,七十古來稀。
其實,人的一生命數(shù)幾何都有規(guī)律可循:40多歲為疾病形成期,50多歲為生命高危期,60多歲為安全過渡期。
人過55歲后,最高明的活法,不是鍛煉和養(yǎng)生,而是要有這6個遠見。
62e0192007054056b58b011b2167a5f2~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135.48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3-12-11 09:00 上傳
01、斷舍離,做減法。
在生活中,人們似乎總是認為“多”才是好的,才有安全感。
相信很多人,在商家“第二件半價,第三件0元”、“預(yù)售免定金”等花樣百出的誘惑下,總會被沖昏了頭腦,毫無理智地開始買買買。
最后才發(fā)覺,買了一堆平常用不到的物品,真正實用的卻沒有搶到。
“斷舍離”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間——以確保間的干凈整潔為目的,將物品數(shù)量壓縮在最適合的范圍。
物質(zhì)一定程度上能帶來幸福,但是過多地囤積用不上的東西,既占據(jù)外部空間,也給心靈造成了負擔。
所以,到了一定年齡,我們要學(xué)著斷舍離,給自己“減負”。
547ce5146e6d4049ac8df048ad016671~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109.2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3-12-11 09:00 上傳
02、低欲望,樂逍遙。
《道德經(jīng)》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防。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div>
世間有兩樣?xùn)|西最難填滿:大海與欲望。大海填不滿,體現(xiàn)的是它的包容、體量與博大精深;欲望填不滿,折射的卻是人的貪婪和丑惡。
它非但讓人活得好, 相反, 讓人活的焦慮、昏亂、空虛。歷史上, 那些貪圖享受,,驕奢淫逸者無一有好下場。
商紂王貪酒喪邦, 周幽王貪色亡國。晉武帝時太傅何曾“日食萬錢”, 結(jié)果是“驕溢傾家” 、“何氏滅亡無遺焉” 。
明代學(xué)者宋熏的《古今藥石》中載有寇準的《六悔銘》:“官行私曲,失時悔;富不儉用,貧時悔;藝不少學(xué),過時悔;見事不學(xué),用時悔;醉發(fā)狂言,醒時悔;安不將息,病時悔。"
42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六大悔事??軠室淮嘁蛎詰偕仙莩薜纳钭罱K淪落至此,其教訓(xùn)不可謂不深刻。
其實,幸福來自于一顆低欲望安靜踏實的心。
f560466860b64315aecba65b21402b3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196.87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3-12-11 09:00 上傳
03、多存錢,保平安。
有一位作家說:“年輕時,我就認為錢是好東西,等到老了,發(fā)現(xiàn)錢真是好東西?!?/div>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錢是好東西,它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產(chǎn)生自信?!?/div>
快退休了,煙能不抽就不抽,酒能少喝就不喝,車能不換就不換,衣服能穿就別仍,洗菜的水能再次利用就別浪費,不進養(yǎng)生店,不買健身卡,不進高級理發(fā)店,別再舉債,高效儲蓄,總會攢下錢。
人在55歲到65歲這段時間,能賺點就賺點,賺不了就省點,省不了就保住現(xiàn)有的,狠狠存錢,努力摳門,有錢晚年才有底氣和尊嚴。
0859d1d7800e49f98aba96bb5568f49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190.58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2023-12-11 09:00 上傳
04、少惹事,多獨處。
喧囂世塵,勢利紛爭,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難免要遇到好多不順心,不順意的事情。
與他人的交往中,千萬要把握分寸,不說自己的秘密,不說對方的隱私,不開越界的玩笑。
謹記:群居守住嘴,獨處守住心,切莫交淺言深。
梭羅的一句話,他說: " 如果我真的對云說話,你千萬不要見怪,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生活的地方。 "
獨居是一種人生狀態(tài),也是一種生活選擇。在屬于一個人的世界里,你不必事事取悅他人,也不必強顏歡笑,沒話找話;你不必在乎他人的情緒和感受,也不必把注意力放在無聊的人和事上。
退休前,少惹事,學(xué)會獨處,為以后的晚年生活做好準備。
7633bc956ee547db8020f9dd8d3b2d1a~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140.05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2023-12-11 09:00 上傳
05、心如春,不悲涼。
在經(jīng)典美劇《老友記》里,我最愛的一句臺詞是: " 歡迎來到現(xiàn)實世界,它糟糕得要命,但你會愛上它的。 "
無論你正處于怎樣的人生階段,都有可能正在經(jīng)歷一系列糟糕透頂?shù)穆闊┖蛦栴},但真實的人生就是這樣,它給你辛酸,也給你甘甜。
不要焦慮年齡,不要害怕老去,心放寬,路便寬,四季如春!
c3a1a7d0376e4ff6b9388902aa9d2c9e~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151.67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2023-12-11 09:00 上傳
06、家團圓,多福報。
蕭伯納曾經(jīng)這樣說:“六十歲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div>
人生是一個過程,生老病死,握拳而來,撒手而去,一切慢慢都會經(jīng)歷。只是衰老來得太快,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就跨入了六十歲的隊伍里。
人這一輩子,年輕時,生活忙碌,終日為賺錢奔波,是無奈。
中年時,忙的沒空聯(lián)絡(luò)感情,累的沒心結(jié)交新友。舊朋友走著走著就散了,新朋友聊著聊著就走了,仔細回頭望望,除了家人一直在,朋友都不見了。
老年時,終于懂得這個世界上你在乎的和真正在乎你的也就那么幾個人,就是家人,家團圓,才多福報。
▽
人生,輸輸贏贏,或得或失,每一寸光陰都承載著悲喜。人生的態(tài)度,在于進取,也在于知足。人生的標準,在于看高,也在于適合。
人在55歲到65歲這段時間,最高明的活法,有了以上這6個遠見,低配生活,高配精神,何須鍛煉和養(yǎng)生。
0f0d919dcf584f27a38175e01a9723a4~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127.45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3-12-11 09:00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