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控制性要素,水的承載空間決定了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空間。
西安屬于典型的資源性缺水城市,不過經過70多年發(fā)展,特別是2003年以黑河金盆水庫為主水源的黑河供水系統(tǒng)建成運行,標志著西安供水模式從原來以地下水為主轉變?yōu)橐缘乇硭疄橹鳌⒌叵滤疄檩o和調峰補缺的科學、合理的供水模式。
目前,西安在城區(qū)構建了“南有黑河供水系統(tǒng)、“引漢濟渭”調水工程,東有李家河供水系統(tǒng),北有灣子水廠、地下水源供水系統(tǒng),西有澇渭、西南郊供水系統(tǒng)”的環(huán)西安供水格局。
而在近日,隨著兩大工程的加速推進,西安東南城區(qū)涉及300萬居民的用水問題,又將迎來大幅度提升。
get.jpg (197.3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4-4-11 10:13 上傳
XI' AN 兩大工程 支撐西安第二大供水系統(tǒng)
據(jù)了解,涉及支撐西安第二大供水系統(tǒng)的兩大工程,引藍濟李引水工程項目正在加班加點,為通水做最后準備。李家河水庫輸水總干渠復線工程項目,同樣在進行沖刺。
而李家河供水系統(tǒng)由李家河水庫、輸水干線和白鹿原水廠組成,承擔著我市東南部紡織城、航天城、洪慶工業(yè)園、曲江二期、藍田縣城等高位地區(qū)300多萬群眾的日常供水任務。
自2015年承擔供水任務以來,李家河水庫上游來水量總體偏低,嚴重制約了城市供水安全和供水可靠性。經西安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規(guī)劃建設引藍濟李引水工程。
“引藍濟李”,顧名思義,就是將藍橋河水引至李家河水庫上游的東采峪支流黃沙溝中,通過有效補充李家河水庫水量,提升紡織城、曲江新區(qū)等區(qū)域供水能力,緩解城東區(qū)域供水緊張局面。
get.jpg (356.25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4-4-11 10:13 上傳
2021年12月開工建設的引藍濟李引水工程,采用枯水期補水、汛期引水的設計理念??菟冢{橋河水源不足,水位達不到自流高度時,河水流向下游保證生態(tài)用水;汛期,水位到達一定高度,將自動分流至樞紐渠道,通過輸水隧洞自流至李家河水庫,有效補充城市供水。
引藍濟李引水工程由引水渠首和引水隧洞組成。其中,7227米的引水隧洞是整個工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隧洞施工地段地處秦嶺,基巖狀況復雜,很多都達到了3類巖,挖鑿難度相當大。
結合巖石不穩(wěn)定的情況,為確保工期,工人們通過在主隧洞中間鑿出1個支洞,形成4個工作面加速主洞的工程進度,整個隧洞總長達到9037米。
get.jpg (234.57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4-4-11 10:13 上傳
隧洞貫穿崇山峻嶺,埋深長,地層巖性復雜,在施工過程中,各項目建設單位以“如履薄冰”式的安全管理模式,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zhí)行有限空間作業(yè)票審批制度,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yè)”的原則,嚴控各道工序的施工質量和安全管理。工人們更是4班倒、24小時連續(xù)作業(yè),努力克服外圍環(huán)境差、施工難度大等種種困難,歷經700多天夜以繼日的艱苦奮斗,于去年完成隧洞開挖任務。
今年,為了奮力推進引藍濟李引水工程項目建設,西安水務集團李家河水庫公司更是全力以赴,目前,引水隧洞工程二次襯砌施工,已完成了5600米的底板鋼筋混凝土澆筑,引水渠首正在進行閘房石材欄桿和輕鋼屋頂安裝等收尾施工,整個工程預計將于本月中旬具備通水條件。
屆時,每年將實現(xiàn)為李家河水庫補水3945萬立方米,不僅能有效補充李家河水庫水量,又能極大地提高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緩解我市東南部高區(qū)供水的緊張局面。
XI' AN 李家河水庫輸水總干渠復線工程 為城東區(qū)域供水上好“雙保險”
另一大工程——李家河水庫輸水總干渠復線工程,起點為黃土嶺分水閘,終點為將軍嶺分水閘,由5.42公里隧洞和5座渡槽、7座箱涵組成。該輸水總干渠復線主要是負責連通李家河水庫與白鹿原水廠,將一股股清泉由水源地輸送至水廠。
其實,1989年時就已經建立了一條輸水干渠,渠道大部分是沿山而建的明渠,且建在地質災害頻發(fā)區(qū)域,受當時地形條件、施工機械的限制,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非常弱,滑坡、滲漏等現(xiàn)象頻繁發(fā)生。
2013年李家河水庫工程建成后曾對原輸水干渠進行加固,但出現(xiàn)較大洪澇等災害時,仍然極易使輸水干渠面臨塌陷等事故,進而影響到下游區(qū)域的供水。因此,西安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李家河水庫輸水總干渠復線工程建設。2022年11月,在位于李家河輸水總干渠不遠處,總干渠復線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get.jpg (364.8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4-4-11 10:13 上傳
復線工程在規(guī)劃階段就避開了地質災害頻發(fā)的區(qū)域,采用遇山鑿洞,遇河搭渡槽,遇溝建箱涵等方式設計。目前,率先進行的是隧洞施工階段,由于兩端巖石結構不同,兩個標段正在工程起點和終點處采用兩種方式同時掘進。
除了隧洞巖石情況復雜的問題,復線工程在建設中還面臨著臨時道路施工區(qū)域大、跨度遠、與原總干渠交叉復雜、山區(qū)坡度大、機械施工作業(yè)難等問題。
在每項工程施工前,工人們都要遇山開路,先“開墾”出一條進場道路來,將一件件施工材料運輸進場,施工條件的艱苦可想而知。
為了保障這項護航城市供水的“生命線”工程加速推進,工人們克服種種困難,幾班倒、日夜堅守在施工一線,勠力奮戰(zhàn)。
目前,7條總長5.5千米的進場道路已經基本貫通;共完成194根渡槽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17個樁基承臺施工,1個墩身施工和2476.8米隧洞掘進。有望于2025年1月份提前完成整個隧洞施工。
此外,李家河水庫輸水總干渠復線在建設時,就將“智慧水務”的設計理念融入其中,在整個工程中,隨處設置工程及水質監(jiān)測設備,通過中央控制室來隨時監(jiān)測隧洞、渡槽等安全情況以及水量、水質等情況,讓安全“看得見、摸得著”。
李家河水庫輸水總干渠復線工程建成后,兩條輸水總干渠互相配合,將在遭遇特殊情況及日常檢修時,進一步提高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于為城東區(qū)域的供水上好了“雙保險”。
IXIAN.CN
除當下即將迎來喜訊的兩大工程外,近年來西安市城市供水體系緊扣城市空間布局和“北跨”發(fā)展戰(zhàn)略,正在打造多項供水工程。
據(jù)了解,2025年底前,西安將建成引漢濟渭南干線黃池溝至西南郊分水口干線工程,實現(xiàn)向西南郊水廠供水;加快推進斗門水庫、鯨魚溝調蓄車村水庫等水源工程建設;持續(xù)推進黑河金井水庫、鯨魚溝調蓄楊家溝水庫項目前期工作,進一步增強全市水源保障水平。
同時,建成西安子午水廠(一期)、灞河水廠(一期)、藍田西川片區(qū)水廠等6個水廠工程建設,新增水廠供水能力72.5萬m3/d,全市供水能力不斷加強。
另外,新建西南郊水廠、西安子午水廠、灞河水廠、灣子水廠出廠輸水管道148km,增加水廠輸水能力;新建跨區(qū)聯(lián)通管道19km,實現(xiàn)主城區(qū)與高陵、鄠邑、臨潼供水管網(wǎng)互聯(lián)互通;新建城市主干供水管道10.6km,不斷完善全市供水一張網(wǎng)。
通過以上水源、水廠及管網(wǎng)建設,到2025年,初步形成“一網(wǎng)、兩源、多點”的供水設施布局,配水管網(wǎng)以南北主管道為主輸水通道,以東西主管道為主配水通道,三環(huán)主管道為聯(lián)通通道,形成“一網(wǎng)三環(huán)十縱九橫”供水管網(wǎng)系統(tǒng)。
榮耀西安網(wǎng)(ixian.cn)官方公眾號。
編輯:解革 審核:Lyna 監(jiān)制:號稱嬉皮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