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子午金仙觀1.JPG (191.49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3 上傳
子午金仙觀2.JPG (176.37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3 上傳
春游子午金仙觀感賦【嚴(yán)建設(shè)日記】 2024年03月19日 Tuesday晴
子午金仙觀3.JPG (303.08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3 上傳
子午金仙觀4.jpg (331.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3 上傳
時維甲辰二月初十,春和景明,風(fēng)稔日麗。余偕老妻邀約家姊伉儷并舍弟一行五人驅(qū)車迤邐至秦嶺北麓游于金仙觀。沿途和風(fēng)柔云,熹微彌蒙,層巒疊嶂,鴉鵲呱噪。道邊生機(jī)勃勃,梅花紅,杏花白,迎春黃,玉蘭紫。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麥野返青,蔥蘢一派。農(nóng)舍歷歷,炊煙裊裊,美不勝收。
子午金仙觀5.JPG (152.2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3 上傳
子午金仙觀6.JPG (213.12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3 上傳
金仙觀者,又名子午金仙觀,處終南山子午鎮(zhèn)西側(cè)子午峪內(nèi),乃道教全真派之道觀,亦為韓國道教祖庭。至關(guān)口遇阻,有保安設(shè)卡,輒棄車入,買驛車蜿蜒而上。
子午金仙觀7.JPG (315.72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3 上傳
子午金仙觀8.JPG (157.96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3 上傳
觀踞子午峪之主峰,始建于西漢漢文帝時,初名玄都壇,為皇帝祭天禱祝之所。后有終南山隱士藉此壇修道觀多處,散布于壇頂及四周,至今尚余多處遺跡。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子午金仙觀9.JPG (135.81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3 上傳
子午金仙觀10.jpg (227.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3 上傳
余等乘驛車忽忽登山,至一巨石之下落車,盤桓攝影。入觀,觀內(nèi)殿宇巍峨,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見祈財金色九龍壁。有貍奴盤桓。鐵籠豢養(yǎng)黃犬有二??菢邱沸臀蓓旑H具韓國風(fēng)韻。金仙殿中,金仙像莊嚴(yán)慈祥,令人肅然起敬。登樓遠(yuǎn)眺,終南山景盡收眼底,山嵐起伏,云霧繚繞,如臨仙境。觀中道士,或誦經(jīng),或修煉,或與游客談道論經(jīng),或曬蘿卜脯,一片祥和。想必供奉三清也。昔天蓬元帥西游過車遲國曾賦詩一首。
子午金仙觀11.JPG (171.53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子午金仙觀12.jpg (226.67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修篁彌天,鳳尾森森;有古木風(fēng)栗數(shù)株,落地若幼猬;有紅幔橫空:甲辰年祈愿國安民豐,時和歲稔,風(fēng)調(diào)雨順,諸事百順。韓國者,據(jù)烏丸鮮卑東夷傳云,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乙未年于滬上成立,距今百余年矣,今遺址尚在。余步履滬上曾造訪拍攝。
子午金仙觀13.jpg (226.18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子午金仙觀14.JPG (309.93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有巨幅浮雕,名曰:玉皇宮宣朝,至玄都白日升;傅法新羅地,復(fù)歸丹道成;隱逸春秋無,志遠(yuǎn)翠巍重;吞吐陰陽氣,靜修鐘離逢;居養(yǎng)子午峪,道德奉仙經(jīng);海東賓貢士,迥有中華風(fēng);石碑留圣跡,終南憶仙蹤。
子午金仙觀15.JPG (212.83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子午金仙觀16.JPG (267.46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仰觀山巔,狀若貍奴伏據(jù)。其河長為徐挺、衙門捕快為薛朝。
子午金仙觀17.JPG (333.86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子午金仙觀18.JPG (162.6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與舍弟二人登山,過七里坪、康陽坡、五道梁,往尖山頂。山道崎嶇逼仄,僅容一人遄行。幽徑箬竹青翠茂密,密不見天日,若暗夜行隧洞之內(nèi)。移居新竹已堪看,劚破莓苔得幾竿。道稍砌石為磴,多野徑泥途。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將至其巔,余阻一巨石,皮履底平而滑,窄不盈尺,竟無雜木可攀援。暗思余老矣,年逼七旬,須知難而退,半途而反。
子午金仙觀19.JPG (385.95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子午金仙觀20.JPG (170.88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唯舍弟不畏艱險,奮勇登頂。余側(cè)立險徑小憩,余紈绔素白,惜潔不敢稍坐,唯佇立祈禱而已。其間食花生數(shù)粒。祈禱致辭,太上老君吉吉如律令者。天明開秀崿,瀾光媚碧堤。風(fēng)蕩飄鶯亂,云行芳樹低。
子午金仙觀21.JPG (304.09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子午金仙觀22.JPG (211.4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再與諸人會合,驅(qū)車輾轉(zhuǎn)至子午鎮(zhèn),覓一飯肆,賈葫蘆頭泡饃一飽。蓋飯肆名曰南院門葫蘆頭,位于子午鎮(zhèn)北街路西面東。窗明幾凈物美價廉,掌柜厚道,量足味美。
子午金仙觀23.JPG (184.28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子午金仙觀24.JPG (310.81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金仙觀為子午峪歷史上之道教宮觀之一,唐睿宗為其第八女西城公主入道而立。至二年四月十四日,公主改封金仙,所造觀遂以金仙為名。金仙觀在京城輔興坊,后于子午峪建金仙觀下院,亦稱金仙觀。天子曾宣中官修造此觀,特造金仙樓。武宗會昌中,又建御容殿于金仙觀。
子午金仙觀25.JPG (312.35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子午金仙觀26.JPG (195.82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金仙者,金剛不壞之仙也,為道教神仙之稱謂。蓋因道教神仙源于西部之昆侖山與西王母,西方屬金,故曰金仙。終南山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首,實至名歸。金仙觀坐南朝北,背倚金仙峰,與小五臺遙相呼應(yīng)。殿閣樓臺依山從水,借勢成景。加之摩崖壁畫、磐聲鳥鳴,故事傳說之點綴,使風(fēng)水寶地平添幾分玄妙靈氣。建筑對稱布局,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靈官殿、上善池、金仙殿、十方堂、太清大殿,兩側(cè)以配房等建筑分隔為三進(jìn)院落,構(gòu)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之建筑群。
子午金仙觀27.JPG (215.9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子午金仙觀28.JPG (227.71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遙想蜀漢章武三年,漢昭烈帝劉備薨,丞相諸葛亮承先帝遺志,出兵北伐。建興六年,大將軍魏延請纓,愿率五千精兵,自漢中繞黃金峽大彎后東至洋縣,折向東南至石泉縣,經(jīng)池河鎮(zhèn)抵腰竹嶺,過洵河上游,后折向東北行翻越秦嶺,入灃水河谷后,循東北至喂子坪,經(jīng)腰嶺關(guān)、黃金戎、饒峰關(guān)、腰嶺關(guān)、子午關(guān),北行出子午谷,輒長安城一馬平川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兵出子午谷奇襲長安,攻克長安生擒夏侯楙。而諸葛孔明千推萬阻,只是不允。諸葛亮毋采子午谷之奇謀,且使平取隴右之策,以逐漸蠶食魏國,削魏國軍事抵抗力,破壞其政權(quán)穩(wěn)定性,為蜀軍創(chuàng)造有利之軍事態(tài)勢,然六出祁山欲北伐中原無果,耗兵耗錢耗糧窮兵黷武。建興九年五月,司馬懿與諸葛亮交兵,魏延等將斬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lǐng),角弩三千一百張。肝膽洞,毛發(fā)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子午金仙觀29.JPG (346.3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4 上傳
子午金仙觀30.JPG (340.3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5 上傳
嗣后,蓋策為魏國大將鄧艾所用,親率數(shù)萬魏兵,兵臨城下,僅余三千將士而奪取益州。艾上言: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jīng)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jìn);劍閣之軍不還,則應(yīng)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子午金仙觀31.JPG (387.56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5 上傳
子午金仙觀32.JPG (186.37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5 上傳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馀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zhuǎn)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jìn)。兵不血刃占涪城,再破綿竹。后劉禪聽譙周議,獻(xiàn)益州,降鄧艾,至此蜀漢滅。惜哉哀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子午金仙觀33.JPG (265.6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5 上傳
子午金仙觀34.JPG (139.36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4-3-19 21:35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