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扁豆面的鄉(xiāng)村記憶【嚴建設(shè)】
扁豆面 嚴建設(shè)1.JPG (269.87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0-4-6 13:53 上傳
昨晚宅在家中與老妻看電視,忽見陜臺電視節(jié)目介紹關(guān)中鄉(xiāng)村飯食,自制扁豆面。久違了。這不過是煮熟扁豆,熱鍋下面條,起鍋時油煎蔥花撒鹽做澆頭罷了。早上去超市,買來扁豆、切面、大蔥回家預(yù)備自制扁豆面。很簡單做好。切出一碟皮凍、一碟梆梆肉,另炒了一碟豇豆角佐餐。就是今個午餐飯譜。實際上我搟面搟得甚好,在農(nóng)村學(xué)會用搟杖逼著剺面。只是多年不操練啦。 就好像困難時期,我們常吃的米兒面糝糝面。起鍋添水煮熟小米或包谷糝,下面,拌進炒熟的素菜。熱乎乎的冬季里常吃。若有豆子就更闊氣了,不論黑豆紅豆黃豆綠豆都成。我們把包谷糝叫做包谷珍。
扁豆面 嚴建設(shè)3.jpg (346.86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20-4-6 13:53 上傳
遙憶1978年秋天,我上山下鄉(xiāng)的公社里半數(shù)知青都被招工回城了。剩下參加招工失敗的知青們?nèi)诵母∈?,好多知青回家探親,大部分知青點沒人。留下的男知青大多比較黃瘦,衣衫襤褸面容頹唐神情恍惚暴躁易怒。往返西安常與乘警、民兵小分隊糾纏。我也一樣。 當(dāng)年云南西雙版納的知青已開始鬧是,要求回城,極會油行的去北京情愿上房的都有。次年的1979年元旦,西安城也舉行了一次浩大的知青油行,把鐘樓、東大街都堵塞了。 當(dāng)年曾我串知青點到了西鄰的陽居大隊,在陽居住了三五天。當(dāng)時陽居的知青都回城了,知青點只留下一位女知青,芳名叫做王晉的美女留守,還苦挨著天天上工干活。王晉身材高挑容貌俊麗秀外慧中,娉娉婷婷梳著兩條大辮子,總含著淺笑,是個美人。只是心事重重沉默寡言不大說話。那幾天我就住在她的知青點,他們的知青點房子很大,曾是場院房,邊角隔了個小房子是男知青的宿舍。她獨自住農(nóng)民家。 那年秋天常吃的飯食是拌湯和烙餅,煮熟當(dāng)?shù)匾环N叫做蠶豇豆的紅豆,攪進面糊糊煮熟即可。然后胡亂炒個素菜。她帶回的素菜據(jù)說是農(nóng)民相贈的,有時是圓茄子,有時是蓮花白,有時是一把線椒。其實門外村邊菜地甚多,打個招呼拔倆菜也不算偷。 那天她說做面條吃吧。我說那我?guī)湍愀苫?。她連說不用不用,你看你的書去吧。 那年月停電是家常便飯。當(dāng)天就停電了。飯后看看天色昏黑,她辭別要去農(nóng)民家,說著刷鍋洗碗收拾收拾后就走了。 我在門外張望一番,忽遇一位鄰隊外號叫老卍的男知青,說才從閻良看了電影《小鯉魚跳龍門》和《鄧xx訪問尼泊爾》,手上拿著一個還算稀罕的細紅苕說,建設(shè)你看這像小娃的牛牛不?我不懷好意說,這恐怕不甜,他立即塞進嘴里舔舐,我大笑,他亦呵呵大笑離去。 我點了煤油燈在看書。煤油燈是廢棄的墨水瓶做的。忽聽得門外黑洞洞的踢踢通通有腳步聲由遠至近而來。接著王晉面龐漲紅秀發(fā)散亂神情慌張沖進來,滿臉大汗猛地把門一關(guān),靠著門扇呼呼喘氣。我大驚,忙問她咋了?她上氣不接下氣說,它攆我。我說誰攆你,叫我看看。邊順手綽起門邊的鐵锨,她說不用不用,是有個大羊攆我。不知道為啥。我推開她拉開門,門外果然站著一只氣沖沖的胡子山羊,我大笑喊滾!用锨把打開攆走。 時隔40余年后的今天,我與她很久音訊杳然。我前些時宅家,曾半夜給她發(fā)一微信。她回復(fù):你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