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原本談好6萬元就能辦妥入學,可學校領導說要8萬,最后又被逼加到10萬。孩子是入學了,但這筆錢到底進了誰的口袋?是學校領導,還是教育局主任?”近日,西安國際港務區(qū)居民米先生的遭遇,撕開了教育領域可能存在的灰色交易一角,引發(fā)公眾對教育公平的強烈關注。
入學名額“明碼標價”,家長陷入繳費困局
據(jù)米先生講述,今年7月初,因與港務區(qū)三里村村民李杰存在5萬元工程勞務費糾紛,他答應為李杰的外甥女安安(化名)辦理陸港第一小學(位于杏園村收費站旁)的幼升小入學事宜。經(jīng)人介紹,米先生聯(lián)系到中間人周幸艷,開啟了這場充滿爭議的入學“交易”。
640?wx_fmt=jpeg&watermark=1#imgIndex=0.jpg (173.69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昨天 11:01 上傳
“7月初交了1萬元定金,當時談好總費用是6萬元,說好在入學前交齊余款并提交學生資料?!泵紫壬貞浀?。然而,隨著開學日期臨近,情況急轉直下。8月28日,距離開學僅剩三天,各個學校基本停止招收新生,米先生詢問入學通知時,周幸艷告知“原定的6萬不行了,學校領導說要8萬,不上的話之前的錢也不退”。面對孩子無學可上的困境,米先生無奈妥協(xié)。
640?wx_fmt=jpeg&watermark=1#imgIndex=1.jpg (109.25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昨天 11:01 上傳
但這并未結束,僅僅兩天后的8月30日,周幸艷再次提出加碼,稱學校要求總費用增至10萬元。“當晚她催得特別緊,還說已經(jīng)打點好了學校正校長和教育局主任,就等我們回話。”米先生表示,自己保留了相關聊天記錄作為證據(jù)。
在巨大壓力下,8月31日清晨,米先生通過工商銀行尾號1571的賬戶向周幸艷名下農業(yè)銀行尾號9518的賬戶轉賬2萬元,又支付現(xiàn)金6萬元(有視頻為證),還通過叔叔米百勝的微信轉賬1萬元,最終湊齊10萬元。9月1日下午,孩子安安便接到了來自周幸艷號碼(137***666)的入學通知,確認被陸港一小錄取。
640?wx_fmt=jpeg&watermark=1#imgIndex=2.jpg (80.05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昨天 11:01 上傳
錢款層層流轉,背后牽扯多方“神秘人”
孩子順利入學,米先生心中的疑慮卻愈發(fā)濃重。9月20日左右,他開始著手調查10萬元的去向。令人驚訝的是,這筆錢被周轉至“陜西治慧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郭治軍處。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注冊于港務區(qū)華潤置地DK8號樓一單元1005號,經(jīng)營范圍涵蓋教育科技開發(fā)、教育咨詢服務等。
但郭治軍并非直接經(jīng)辦人,他告知米先生,款項已轉交給袁志國,入學事宜由其“一手操辦”。米先生進一步調查發(fā)現(xiàn),袁志國在港務區(qū)運營著兩家培訓機構,這讓他懷疑這些機構可能存在違規(guī)操作。
640?wx_fmt=jpeg&watermark=1#imgIndex=3.jpg (116.56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昨天 11:01 上傳
“整個過程疑點重重。沒交完錢時,對方不斷索要居住證、工作證明等材料;一交完10萬元,入學通知馬上就來了。很難不讓人懷疑,背后是不是存在利益輸送?!泵紫壬鷮Υ松罡胁话?。
十萬“入學費”去向成謎,家長呼吁徹查
周幸艷及相關經(jīng)辦人暗示,這10萬元被用于打點“學校正校長”和“教育局主任”,但具體是誰卻語焉不詳?!八麄冋f的‘學校正校長’到底是誰?‘教育局主任’又是何人?這10萬元,究竟是被中間人私吞,還是真的流向了有權勢的個人?”米先生迫切希望有關部門介入調查,還原真相,給公眾一個交代,“若存在教育腐敗,必須嚴肅查處,守護教育公平的底線” 。
目前,米先生已向浐灞國際港紀委遞交相關材料。盡管“擇校費”“點招費”等教育領域的潛規(guī)則早已被明令禁止,但“花錢找關系就能上好學?!钡膫髀勅詫医恢埂C紫壬慕?jīng)歷,再次將教育公平這一敏感問題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若其陳述屬實,不僅暴露了個別中介機構利用家長焦慮謀取暴利的亂象,更直指背后可能存在的權力尋租和腐敗問題。維護教育公平,健全嚴格的制度約束與透明有力的監(jiān)督機制,已是刻不容緩。
640?wx_fmt=jpeg&watermark=1#imgIndex=4.jpg (106.5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昨天 11:01 上傳
2025年西安市教育局明確要求義務教育招生實行“線上一網(wǎng)通辦”,通過統(tǒng)一的招生平臺進行信息填報、審核和錄取,旨在確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招生通知中也明確提出“十嚴禁”,嚴厲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等行為。然而,西安國際港務區(qū)卻出現(xiàn)了家長花費10萬元“購買”幼升小入學名額的事件,這與招生政策的嚴肅性和規(guī)范性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此事件,諸多疑點令人質疑。首先,中間人不斷加價,從最初的6萬一路漲到10萬,且聲稱已打點好學校正校長和教育局主任,這嚴重違反了招生紀律和廉潔自律的規(guī)定。其次,錢款通過多個賬戶流轉,最終去向不明,這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輸送鏈條,需要相關部門深入調查。此外,在家長交齊10萬元后,孩子立即接到了入學通知,這一時間上的巧合很難不讓人懷疑入學資格與金錢交易之間存在關聯(lián)。
針對此事,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徹查錢款流向,揪出背后的違規(guī)操作人員。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對招生政策的宣傳和執(zhí)行力度,強化監(jiān)督機制,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切實維護教育公平和群眾的合法權益。我們也期待西安國際港務區(qū)能給公眾一個滿意的答復,讓教育領域的腐敗現(xiàn)象無所遁形。
西安國際陸港第一小學是西安國際港務區(qū)管委會自建的第一所公辦小學,按照省級示范小學的標準進行建設。
辦學特色:學校實行小班化教學,并組建了“名校+”共同體,發(fā)揮優(yōu)質學校的輻射帶動作用。教學設施先進,配有創(chuàng)客教室、3D教室等多個專業(yè)部室。
教育模式:學校與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市鐵一中學等優(yōu)質教育資源合作,采用全托管模式,引入全新的教學管理模式,以提升區(qū)域的整體辦學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