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1.JPG (292.17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4 上傳
2.JPG (398.17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4 上傳
3.JPG (385.78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4 上傳
4.JPG (305.28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4 上傳
10月18日,由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指導,西安市文聯、西安翠華里主辦,由西安市攝影家協(xié)會承辦的第八屆絲路影像博覽會暨西安市民影像藝術周在西安翠華里廣場開幕。
6 (1).jpg (299.08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5 上傳
6 (2).jpg (324.36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9 上傳
7.jpg (324.38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5 上傳
9 (1).jpg (250.25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5 上傳
9 (2).jpg (263.28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5 上傳
10.jpg (285.35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5 上傳
11.jpg (315.88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5 上傳
11-1.jpg (380.28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5 上傳
11-2.jpg (251.22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5 上傳
11-3.jpg (389.77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5 上傳
11-4.jpg (320.83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5 上傳
本屆影像博覽會室內個人攝影展——薛勇《道北拆遷映像志》,格外引人注目。 觀展的嘉賓: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向德、市文聯黨組書記劉新峰、省婦聯副主席楊樂、市文史館原館長暢林芳、市水務局原局長楊立、市園林局原局長田高社、市園林局黨委副書記暢明放、市發(fā)改委原副主任張效武、市紀委原常委龐武平、市會展辦原副主任秦守貴、市政協(xié)原研究院主任李春華、陜西省女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山新莉、西安市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珂琦、陜西省攝影家協(xié)會秘書長楊洪波等。觀展者認為,在西安,拍攝“道北”題材的人并不在少數,然而真正拍出有深度、有厚度和有力度的作品為數不多。
13 (1).jpg (302.84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6 上傳
13 (2).JPG (282.55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6 上傳
著名文化學者商子雍說: 看了薛勇先生攝影專題《道北拆遷映像志》,一種感慨在心中油然而生——現實是明天的歷史,歷史是昨天的現實。 很多年來,薛勇堅持用自己手中的相機,記錄必將在明天成為歷史的今天的現實,不但表現出讓人肅然起敬的文化自覺,而且也確實為后人留下了大量價值可觀的影像史料。 道北在物質層面上從西安消失,絕不意味著其文化價值同時也不復存在,對這一點,有思想、且對西安的歷史有著深刻了解的本土攝影家薛勇,顯然是了然于心的,他在數年的時間里,跟蹤道北地區(qū)的拆遷全過程,把數百個晨昏、數十個春秋有選擇地收錄在自己的鏡頭里,使得正在消失的現實,成為未來人們回眸這一段歷史時的生動讀本。 對薛勇這樣一位有文化良知、具人文情懷、并清醒認知自己所肩負著的歷史責任,且對西安這座歷史積淀豐厚、民情民風淳樸的城市,有著割不斷的情緣,濃濃的鄉(xiāng)情、深深的鄉(xiāng)愁,始終在心中涌動的本土攝影家,面對他用相機鏡頭滿懷深情記錄下的注定將成為明天的歷史的今日西安之音容笑貌——包括《道北拆遷映像志》,作為一位老西安市民,我謹呈上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14.jpg (275.48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6 上傳
西安市詩書畫研究會會長傅曉鳴說:在西安,“道北”如同一條流淌著歲月痕跡的河流,它經歷了歷史的滄桑,也承載著無數人的記憶與情感,見證了城市的發(fā)展與變遷,成為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隨著時代車輪的滾滾向前,這片充滿記憶的土地一一西安城區(qū)最大的棚戶區(qū)道北,也經歷了被拆遷的命運。隨著大明宮遺址公園的修復以及西安火車站的改擴建,道北,這個曾經令西安人熟悉,尤其讓道北人熱戀又飽經滄桑的地方,也被時代的發(fā)展而湮滅。 這是一場關于城市發(fā)展與文化傳承的交流,也是一次對歷史與未來的思考。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在追求城市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是否也要珍視那些承載著歷史與文化的曾經存在。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歷史記憶,這是城市的根和魂。無論是古老的街巷、傳統(tǒng)的手工藝,還是地方的風俗習慣,都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橋梁。 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來看西安著名攝影家、收藏家薛勇先生的專題攝影展《道北拆遷映像志》。這次專題攝影展不僅僅是對已經消逝的“道北”的一次視覺記錄,更是一場深刻的文化反思與歷史緬懷。
15.jpg (246.71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7 上傳
16.jpg (321.94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7 上傳
著名攝影家柏雨果教授說:薛勇以他的鏡頭不僅記錄了建筑的外觀,更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展現了普通市民的日常、情感與故事。我會帶我的學生觀展學習。 著名攝影家、攝影評論家康浩明說:薛勇先生是個地道的“老西安”,他深受西安地域文化、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影響,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種對家鄉(xiāng)的摯愛情懷。正因為如此,在攝影的道路上,他并沒有像許多人一樣舍近求遠,東奔西跑,天南海北地散點式拍攝,而是早早就錨定生養(yǎng)他的具有歷史厚重感的西安城,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立足本土,關注身邊,以家鄉(xiāng)文化資源的富礦為素材,以長期關注的方式記錄和呈現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遷、民風民俗、社會歷史、人文景觀等內容。所涉獵的內容,在他的鏡頭里都變得那樣的富有情感和真實感人。先后拍攝了《秦人陜影》《年影》《關中社火》《西倉》《門》《何家營》等多個有力度、有影響力的攝影作品,形成了一個個有時間積累、有數量積累、有深入度、有成熟度的專題,他是一個西安人拍西安城的本土攝影家。有位世界著名攝影家曾經說過,“好照片也許就在你家門口的拐角處?!敝灰覀儗W會觀察,拍攝有法,家門口同樣能拍出好照片,這一點薛勇先生做到了。
17.jpg (297.8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7 上傳
18 (1).jpg (366.38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2024-10-19 22:07 上傳
據了解,本次展出的作品共50幅,是薛勇歷時四五年拍攝、從2000張作品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佳作,展覽將持續(xù)至10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