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冊了,還不快來?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
004.jpg (39.02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2023-12-3 04:16 上傳
中國地鐵里程排名世界第一,依然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但仍未打破一邊建設、一邊虧損的困局
文 | 鄧雨潔 王靜儀 編輯 | 王靜儀 2023年進入尾聲,不僅有打工人在沖刺年底KPI,城市地鐵也開始一場競速賽。 11月28日,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開通初期運營,標志著成都軌道交通線網運營里程突破600公里,超越深圳,躍居國內軌道交通“第四城”。 武漢、廣州、北京、深圳、重慶等地也宣布了地鐵方面的新消息,多條線路都計劃在年底開通運營。 地鐵的造價不菲,平均每公里約7億-8億元,而中國的地鐵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交通運輸部數(shù)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全國共有55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99條,運營里程約9860公里,運營里程9862公里。 中國地鐵建設依然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在2023年的前10個月,有兩個城市新開通地鐵,涉及線路9條、里程近300公里。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留意到,相較2017年和2018年超過800公里的年增長,目前的建設速度已經有所放緩。受地鐵審批門檻提高的影響,符合地鐵建設條件的城市很少,符合輕軌、市域(郊)鐵路建設條件的城市相對較多,未來城市軌道交通發(fā)展正日益多元化。
003.jpg (37.28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3-12-3 04:16 上傳
正在維護中的地鐵列車 圖源/IC 01 一二線城市全力沖擊KPI 臨近年底,不少地區(qū)都公布了本地地鐵開通運營的新消息。 12月1日,武漢地鐵5號線調整工程開通試運營,與5號線貫通運行。線路向南延伸,新增2座車站,改善周邊約20萬人的出行。另外,廣州地鐵七號線二期、五號線東延段也將于年底開通運營。 北京則公布3號線一期工程的最新進展情況,實現(xiàn)土建“洞通”,進入全線鋪軌施工階段。按照年度建設計劃,今年年底北京將開通17號線北段和16號線剩余段2條(段)線路,新增運營里程約30.2公里,屆時北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達837公里。 北京是中國第一個建地鐵的城市,人均乘車里程(通勤距離)也最長。當前,北京在建軌道交通11條線段,共計231.3公里,涉及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通州、昌平、平谷8個行政區(qū)以及河北省三河市。 交通運輸部發(fā)布最新數(shù)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全國共有55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99條,運營里程約9860公里,運營里程9862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44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6億人次,進站量15.9億人次。
005.jpg (109.81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3-12-3 04:22 上傳
圖源:交通運輸部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留意到,北京以27條在運營地鐵線路數(shù)位居首位,其次是上海(20條)、廣州(18條)、深圳(17條)、南京和武漢(均14條),運營線路在10條以上的城市還有成都(13條)、杭州(12條)、沈陽(11條)、重慶(10條)。 在運營里程方面,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位列前四,分別為825公里、807公里、609.8公里、558.6公里。緊跟其后的是成都(557.8公里)、杭州(516公里)、武漢(504.3公里)、重慶(455.9公里)、南京(448.8公里)和青島(326.3公里)。 不過隨著年底多條線路開通運營,這個排名開始發(fā)生變化。11月28日,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開通初期運營,總里程突破600公里,超越深圳,躍居國內軌道交通“第四城”。 中國地鐵建設依然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 作為對比,截止2022年底,全國共有53個城市開通地鐵等軌道交通服務,開通線路290條,運營里程9584公里,車站5609座。這意味著,在2023年的前10個月,有2個城市新開通地鐵,涉及線路9條、里程近300公里。 不過相較2017年和2018年超過800公里的年增長,目前的建設有所放緩。2018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guī)劃建設管理的意見》,提高了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標,包括城市財政收入、地區(qū)生產總值、客流強度指標。之外還提到將嚴控資金風險,嚴格防范因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對列入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范圍的城市,應暫緩審批其新項目。
006.jpg (44.43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2023-12-3 04:22 上傳
圖源/IC 受地鐵審批門檻提高的影響,符合地鐵建設條件的城市很少,符合輕軌建設條件的城市相對較多,城市軌道交通發(fā)展正日益多元化。 02 一邊建設,一邊虧損 據自媒體“RT軌道交通”統(tǒng)計,2023 年1月至10月,累計共有21項重大城軌交通項目獲得省、市發(fā)改委批復,批復內容主要包括工程可研報告、初步設計、用地批復等,項目總投資額超3319.7億元。 包括成都30號線、上海21號線東延伸、沈陽6、9、10號線、福州S1號線、長春1號線、溫州S3號線、南寧6號線、石家莊1、6號線、廣州8號線延段、徐州5號線等工程。 地鐵的造價不菲,平均每公里大約7億-8億元,有的甚至每公里超過10億元。目前全國造價最高的地鐵線路是北京的16號線,平均每公里投資為12億元。 大規(guī)模的地鐵建設,對地方政府的資金要求較高。 地鐵建設申報仍然源源不斷,但大部分的城市地鐵都面臨虧損。 今年7月,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整理了26城地鐵年報,發(fā)現(xiàn)最賺錢的城市地鐵既不是地鐵里程最長的上海,也不是建地鐵最早的北京,而是武漢。(此處加入超鏈接)
007.jpeg (51.15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3-12-3 04:25 上傳
雖然凈利潤排行前三的分別是北京(21.82億元)、武漢(15.7億元)、深圳(10.42億元),但除去政府補助后,凈利潤為正的只有武漢(14.83億元)、深圳(5.11億元)、濟南(1.71億元)和上海(0.67億元)。 26城地鐵年報顯示,只有4城賺到錢了,而他們的共同點是搞副業(yè)賺錢,開展“軌道+物業(yè)”“軌道+土地”等各種模式;另外,軌道交通這個主業(yè)的降本增效也沒放過。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資大,如地鐵每公里造價動輒七八億元以上,運營期還需要長期依靠財政補貼。因此,需要統(tǒng)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和地方政府財力?!眹野l(fā)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李連成表示。 地鐵太貴,市域(郊)鐵路的里程正在快速提升,由2018年656.5公里增加到2022年的1223.46公里。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xié)會數(shù)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內地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制式結構中,地鐵占比77.84%,市域快軌占比11.89%;當年新增運營線路中,地鐵占比73.89%,市域快軌占比19.66%。 根據第一財經報道,市域鐵路的造價比地鐵便宜很多。以最近開工的線路為例,成都到德陽的S11線全長70.869公里,總投資305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為4.3億元;溫州軌道交通S3號線一期工程平均每公里造價4.9億元;重慶的永川線則每公里4.66億元。 不過地鐵公司賺錢與否,并不是評判運營效果的唯一標準,其提供的社會服務價值和文化價值,難以用金錢衡量,更該算民生賬。
008.jpg (32.11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3-12-3 04:26 上傳
成都地鐵 攝/鄧雨潔 “在城市軌道交通發(fā)展中,關鍵是要統(tǒng)籌城市居民需求和城市建設能力的關系。既要盡力而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提升人民群眾出行質量;又要量力而行,科學有序,不造成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經濟負擔?!崩钸B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