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6,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久久性爱福利视频

榮耀西安網(wǎng)

標(biāo)題: 拾憶高陵李觀蘇之抓五 [打印本頁]

作者: 黃埔精神    時間: 5 天前
標(biāo)題: 拾憶高陵李觀蘇之抓五
       抓石頭子游戲的通用名稱是抓石子,在中國各地有不同的別名,如抓子兒、拾子兒,我記得小時候我們高陵地區(qū)管這個游戲叫做抓五。
      小時候,和伙伴們經(jīng)常玩抓五,道具也很好找,一般是找一些瓦片,然后用磚頭把瓦片砸成一元錢硬幣大小的小塊,然后把這些小塊在粗糙的磚面上進行打磨,直到瓦片變的圓滑無毛刺不硌手為止,經(jīng)常打磨的人手和胳膊發(fā)酸,手指也被瓦片壓進去很深的印,半天皮膚彈不回來,但是一想到自己一會兒就有一副五子兒可以玩,這點累也是值得的。也有伙伴的五子兒是用線串的玉米粒,就是大概十幾個玉米粒被繩子穿過去后打個結(jié),弄成一個圈,這樣的五子兒也很好抓。記得我自己也有一副玉米五子兒。
       玩的時候大概是先將所有的子兒拋上去然后用手背接,這樣五子兒會散開,然后手抓一個拋起來,在這個拋起來的子兒回落到手里來之前必須把地上的子兒拿起來再接住回落的子兒,以此類推,抓二個,三個,因為數(shù)量越多離得越遠越難,所以需要手速快而準(zhǔn),通常會根據(jù)幾個子兒的位置計算好路線一把摟,這樣成功率最高。
        記得母親也會玩這個游戲,玩的還挺好,我經(jīng)常輸給她,所以很崇拜和佩服她,那個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奧特曼玩具,伙伴們口袋里經(jīng)常會放一副五子兒,感覺就無比開心了!
                                                      蘇秦
(, 下載次數(shù): 0)
(, 下載次數(shù): 1)
(, 下載次數(shù): 0)

作者: 黃埔精神    時間: 5 天前
標(biāo)題: 拾憶高陵李觀蘇之騎驢
        七零后八零后的童年雖然物質(zhì)條件差,但是沒有現(xiàn)在小孩那樣大的壓力,因為沒有那么多的補習(xí)班,所以寫完作業(yè)后有大把的時間去玩,可玩的游戲還挺多,其中有一個游戲叫騎驢,有些地方叫做跳山羊。

        騎驢(跳山羊)是一種傳統(tǒng)兒童游戲,模擬山羊跳躍的動作,一般是一人彎腰扮演“山羊”,其他人助跑后雙手撐住“山羊”背部或肩膀,雙腿分開從上方跳過。如果跳過后,“山羊”可逐漸升高姿勢(如從蹲姿到站姿),增加跳躍挑戰(zhàn)。
        這個游戲支持單人跳多山羊(連續(xù)跳過多個“山羊”)或多人跳單山羊(輪流跳躍固定“山羊”)。跳躍前應(yīng)保持節(jié)奏加速,單腳起跳、雙腳落地,雙手快速頂肩推手。騰空后提臀分腿,重心前移,落地時前腳掌先著地并屈膝緩沖。此游戲可提升跑跳協(xié)調(diào)性、臂力及平衡能力。
      記得玩的時候,最喜歡跳個子小的,因為即便到最難的時候他站起來也能跳過去,如果是個子高的扮演山羊,最容易的一關(guān)跳起來都有壓力,有時候有的人會使壞,在你準(zhǔn)備撐他的背起跳的時候,他突然蹲下去,就把把人閃了,這些的人以后就沒人跟他玩了。
      有趣的童年,有趣的游戲,長大后,一般上初中后,就很少再有伙伴在一起玩這種多人游戲了,一晃幾十年過了,童年的游戲回憶起來仍然覺得挺有意思,這種記憶會伴隨一生,也許將來我們白發(fā)蒼蒼的時候,也能清晰的回憶這些游戲的玩法……。
(, 下載次數(shù): 1)
(, 下載次數(shù): 1)

作者: 黃埔精神    時間: 5 天前
標(biāo)題: 拾憶高陵李觀蘇之摔瓦炮
         一次看到孩子桌子上的橡皮泥作品,讓我回憶起了自己童年的一項有趣的游戲,我記得當(dāng)時叫做摔瓦炮,也有叫摔泥炮的,不過說的都是同一個游戲。
        作為身在農(nóng)村的八零后來說,小時候沒有啥玩具,身邊免費的就是黃土跟水了,所以與泥巴有關(guān)的游戲就相對比較多了,比如當(dāng)客客(過家家)時,用泥巴捏成各種面食及餐具等。印象中玩的最多的就是摔瓦炮了,有時候自己玩,有時候與伙伴一起玩,一玩一個下午,直到母親喊到,“飯好了,回來吃飯”,才戀戀不舍的把所有泥巴揉成一團扔到一邊就回家吃飯了。
        玩的時候需將黃泥反復(fù)揉捏至韌性適中,捏成窩頭狀泥泡(類似碗狀),通過摔擊地面使空氣沖破頂部薄層形成破洞。破洞越大,對手需填補更多黃泥,最終黃泥耗盡者判負(fù)。
        玩的多了,自己就會總結(jié)出來一套理論,比如,需反復(fù)揉捏增強韌性,底部洞越大、頂部蓋越薄越容易成功。 需控制角度和力度,避免泥泡變形或啞火。
        生在黃土地,長在黃土地,從小與土地打交道,陜西有句老話叫,人勤地不懶,土地不會讓一個勤勞的人餓肚子。聽長輩說,陜西人懶,不愿意離家太遠,不愿意外出謀生,由此還誕生了一句俚語,“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懶漢齊吼秦腔”,其實這一俚語實際反映了關(guān)中地區(qū)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化下的生活狀態(tài),而非字面意義的懶惰。主要是說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土地肥沃,風(fēng)調(diào)雨順,四季分明,種子撒到地里便能打到糧食的意思。
        由于工作原因偶爾出差到外地,客戶一聽我是從陜西西安來的,都說西安是個好地方,在他們印象里,西安到處都是文物,還勸我別上班了,拿根鐵锨挖寶貝去,弄得大家哄堂大笑,陜西關(guān)中號稱十三朝古都,這片黃土地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周秦漢唐等輝煌時刻,未來,也將見證并參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
(, 下載次數(shù): 0)
(, 下載次數(shù): 0)
(, 下載次數(shù): 0)

作者: 驪山菩提樹    時間: 5 天前
兒時記憶
作者: 黃埔精神    時間: 5 天前
驪山菩提樹 發(fā)表于 2025-8-18 20:29
兒時記憶

小時候確實窮,但是無憂無慮,再也沒有童年了
作者: 人潮里    時間: 5 天前
越來越好
作者: 人潮里我很好    時間: 5 天前
越來越好
作者: 黃埔精神    時間: 5 天前
人潮里我很好 發(fā)表于 2025-8-18 20:37
越來越好

物質(zhì)豐富了,不過每天還是很累,成年人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小
作者: 黃埔精神    時間: 5 天前
標(biāo)題: 拾憶李觀蘇之懟膊膊
        懟膊膊又稱撞拐拐或者斗雞,是陜西民間常見的童年對抗性游戲,一般小孩子課間十分鐘或者放學(xué)寫完作業(yè)后在空曠的地方開展,一般分單挑,組隊或者群毆等模式,參與者需單腿站立,兩只手摟住腳踝部位,用抬起腿的膝蓋與對方進行激烈的互相碰撞,以迫使對方失去平衡,直至對方雙腳著地為勝,以下是具體玩法與特點:
1. 玩法
        基本姿勢:單腿站立,另一條腿抬起彎曲,用手固定腳腕或褲腿,形成“金雞獨立”狀。
        對抗規(guī)則:雙方用膝蓋互相撞擊,直至一方松手、雙腳著地或倒地即判負(fù)。
勝負(fù)判定:可通過單人對戰(zhàn)、車輪戰(zhàn)或團隊混戰(zhàn)(群斗)形式?jīng)Q出勝負(fù)。有時候也在村與村之間展開搏斗,伙伴們都會將本村最厲害的人當(dāng)做大將和偶像,起哄加油讓他去應(yīng)敵,好不熱鬧!
        2. 不同區(qū)域的叫法
        名稱差異:陜西多地稱“撞拐拐”“斗雞”“頂根兒”“碰拐”等,高陵這邊叫懟膊膊,但均指同一游戲。
        攻擊技巧:包括平拐(膝蓋對撞)、壓拐(高位下壓)、頂拐(低位上挑)等戰(zhàn)術(shù)。
3. 文化意義
         鍛煉價值:強化平衡力、腿部力量及反應(yīng)能力,冬季常作為學(xué)生課間取暖活動。
70后,80后的課間十分鐘火藥味最濃的游戲,承載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 下載次數(shù): 0)

作者: 白鹿之鄉(xiāng)    時間: 5 天前
長安藍田叫摔包子
作者: 斯納維    時間: 5 天前
全國都常見的
作者: 快樂驛站001    時間: 5 天前
我們叫 懟擊,體重大的有優(yōu)勢
作者: 快樂驛站001    時間: 5 天前
李觀蘇同學(xué)熱愛生活
作者: 大耳將軍    時間: 4 天前
小時候都玩過
作者: 大耳將軍    時間: 4 天前
哈哈哈,都耍過
作者: 楚秦    時間: 4 天前
滿滿回憶!
!
作者: Benny叔叔    時間: 4 天前
一元有點大了,一角的剛好,
磨的要上下面平平的,四圓光溜溜的
作者: Benny叔叔    時間: 4 天前
還有擠暖暖
作者: 黃埔精神    時間: 4 天前
標(biāo)題: 拾憶高陵李觀蘇之?dāng)D暖暖
        雖然已經(jīng)立秋,但西安這幾天非常的悶熱,前幾天抖音上有博主打趣的說,好好珍惜夏天的溫度吧,到冬天要想得到溫暖得交暖氣費,雖然是段子,不過我卻因此回想起了我們八零后小時候的取暖場景。
        記得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初期,物資還很匱乏,那時候萬元戶都是現(xiàn)在許皮帶一樣的神話,農(nóng)村的學(xué)校窗戶連玻璃都沒有,為了抵御風(fēng)雪飄進教室,老師讓我們回家一人帶一片塑料紙,然后用木條壓著釘?shù)酱皯羯?,不過還是凍得不行,那時候只能自己穿暖和點,什么火車頭帽子,棉窩窩鞋,棉襖等。即便這樣,同學(xué)們的手,耳朵腳還是被凍的紅腫,有的都爛了結(jié)痂了,一旦到中午氣溫起來后,癢死個人。
        記得我小時候早上上學(xué)前母親總會早起十幾分鐘,用胳膊把我的棉襖袖子和棉褲筒暖熱,然后叫醒我,穿的時候一點都不冰了,母愛偉大,回想起來都是幸福的。
        回到正題,我要說的擠暖暖是什么意思呢?現(xiàn)在的小孩肯定不知道,因為現(xiàn)在的教室都有暖氣和空調(diào),顧名思義,擠暖暖就是一句話的縮寫,通過人與人的相互擁擠產(chǎn)生熱量或使人感到溫暖,達到暖身子的目的,通常會選擇在墻角,最里面的人一般占據(jù)墻角后,只要喊一聲擠暖暖嘍,后面馬上會有一個接一個的同學(xué)擠上去,一邊擠還一邊加速撞擊,最里面的人最后會被擠出來,然后到尾巴排隊繼續(xù)擠,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擠的不但熱鬧,也起到了運動的效果,如此一場下來,還真的促進了血液循環(huán),渾身熱乎乎的,這就是八零后課間十分鐘的取暖方式之一。其實還有其他的取暖方式,以后慢慢分享回憶……
         
[attach]3049564[/attach]
[attach]3049565[/attach]

作者: 夜宿寡婦村    時間: 4 天前
抓五卒
作者: 黃埔精神    時間: 4 天前
Benny叔叔 發(fā)表于 2025-8-19 07:44
還有擠暖暖

寫了,可以幫忙點贊,謝謝
作者: hello1987    時間: 4 天前
好好玩
作者: 大山深處人家    時間: 4 天前
我們那就斗雞,小時候經(jīng)常玩的地鐵




歡迎光臨 榮耀西安網(wǎng) (http://www.gdart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