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西安網
標題: 中國人的故事|讓我們緬懷他,真正用信念撐起生命尊嚴的軍人 [打印本頁]
作者: 西安早知道 時間: 2019-4-6 11:00
標題: 中國人的故事|讓我們緬懷他,真正用信念撐起生命尊嚴的軍人
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截圖。資料圖
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在網絡走紅,“圈粉”無數青少年網民。
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截圖。資料圖
故事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令人淚目:病危的兔子不聽醫(yī)生勸告、不肯休息,彌留之際仍在整理重要文件,臨終前,他對小兔子說:“我們的大國夢,就交給你們了!”
故事里,工作到最后一刻的兔子的原型就是全軍10位掛像英模之一——林俊德。(全軍掛像英模,指中國人民解放軍掛像英模,共10位。全軍掛像英模畫像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統(tǒng)一印制,在全軍連級以上單位懸掛。)他是中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專家、總裝備部某試驗訓練基地研究員,1993年晉升為少將軍銜,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全軍掛像英模林俊德。資料圖
2018年9月,中央軍委批準增加“獻身國防科技事業(yè)杰出科學家”林俊德為全軍掛像英模,自此,各時期的全軍掛像英模增至10位,他們是: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yè)功、林俊德、張超。
又是一年清明,我們緬懷先烈,向林俊德將軍致敬,向那些為國家繁榮富強英勇犧牲的英雄致敬!
他是操作精密儀器的科學家?
他用“土方法”創(chuàng)造測量奇跡!
林俊德(左一)和同事們。資料圖
1964年10月16日,羅布泊一聲巨響,蘑菇云騰空而起,一片歡呼中,有個人卻神色緊張地逆向而行,他就是林俊德。直到搜尋出記錄此次爆炸數據的設備后,他才出了一口氣。林俊德負責研制鐘表式壓力自記儀,這臺儀器記錄的波形和計算的數據是檢驗核爆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據。
1964年10月16日,我國首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研究人員歡呼雀躍。資料圖
核試驗現(xiàn)場總指揮張愛萍向周總理報告核爆成功時,周總理謹慎地問:“怎么證明是核爆成功?”現(xiàn)場指揮帳篷里頓時一片肅靜。法國第一次核試驗沒拿到任何數據,美國、英國、蘇聯(lián)第一次核試驗只拿到很少的數據……這時,時任核武器試驗研究所所長程開甲帶著26歲的林俊德匆匆趕到:“沖擊波的數據已拿到,這次爆炸是核爆炸。爆炸當量為2萬噸。”張愛萍激動地拍了拍林俊德滿是塵土的肩膀說:“你們立了大功!”
中國從此有了堅不可摧的“核盾牌”!
1964年10月16日,核試驗現(xiàn)場總指揮張愛萍依據林俊德測得的沖擊波數據,向周總理報告我國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資料圖
中國要想安心發(fā)展,必須擁有自己的核武器。但那時的中國,物質稀缺匱乏,能夠達到試驗標準的材料屈指可數,機械器材都需要科研人員自行研發(fā)。
以測量儀器的研制為例,核爆對測量精度的要求極高。沒有高精尖的電機工藝,幾乎不可能成功。外國人揚言,“你們爆炸了也是假爆炸!因為你們根本測量不出來!”
林俊德在作報告。資料圖
林俊德就是不信邪,他和戰(zhàn)友們根據極少數的核試驗資料埋頭研究,所有的路,都要試試!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一天,他偶然聽到鐘表“當——當——”的報時聲,一瞬間他聯(lián)想到了鐘表的發(fā)條:發(fā)條為動力,加上自行車輪胎和鬧鐘,用“土辦法”設計鐘表式壓力自記議。沒想到,還真就制成功了!
這個壓力自記儀成本極低,樣子像一個罐頭盒,但無論測量精度,還是數據采集速度,都優(yōu)于其他外表洋氣的“大家伙”!用自行車輪胎和鬧鐘這種“土辦法”搞出來的測量儀器,獲得了中國首顆原子彈的重要數據!
林俊德常對學生說,科學就是用簡單辦法達到理想目的。資料圖
1966年氫彈原理性試驗是在高空,沖擊波的測量也必須在高空。高空沖擊波測量難度更大,測量儀器必須在零下60攝氏度的低溫環(huán)境下工作。但當時的試驗條件并不具備。怎么辦?
林俊德帶著儀器,和同事們爬上海拔近3千米的山頂,一呆就是一宿。冬天的戈壁大漠,夜晚冷風刺骨,戶外溫度有零下20攝氏度,隊員們頭發(fā)、眉毛上都結上了白霜。他們四肢都被凍僵了,身體止不住顫抖,但嘴里抱怨的卻是:這溫度還能再低點嗎?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資料圖
后來,林俊德帶領課題組將氫氣球放飛到高空,進行低溫考核。每一次試驗都要動員幾十個人在數十公里范圍的戈壁灘上找回儀器。通過放飛試驗,課題組研制出高空壓力自記儀,為飛機投放氫彈安全論證提供了依據!
他是離家52年的“異鄉(xiāng)人”?
他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國與家!
林俊德在作報告。資料圖
從原子彈到氫彈,從空爆到地爆,我國全部45次核試驗,他都沖鋒在第一線。曾有一次爆炸試驗,林俊德讓其他人全進了掩體,自己卻執(zhí)拗地選擇近距離觀看爆炸,誰都勸不下來。一聲巨響,爆炸裝置被炸開了,碎片將遠處碗口粗的楊樹攔腰削斷,爆炸聲還在耳邊回響,林俊德卻已沖出去取樣……“那種情況根本顧不上生死?!彼嗄甑耐抡f。
林俊德正在工作。資料圖
林俊德說這輩子自己有三個“沒想到”:上大學、做將軍、當院士。他更想不到的是,他一生的命運都和國家緊緊相連。他說,成功的關鍵,一個是機遇,一個就是發(fā)狂。一旦抓住了機遇,就要發(fā)狂地工作,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林俊德和戰(zhàn)友們每天都在拼命工作,創(chuàng)造了驚人的“中國速度”!有國才有家,國是千萬家。林俊德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國與家。
2019年新春林俊德的全家福。資料圖
2012年5月,從得知自己患病的那天起,林俊德就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遺言清單:
1.計算機、保密柜清理
2.****技術(國家機密)
3.家人留言
4.(空)
5.馬蘭物品清理(宿舍、辦公室)
作者: 西安早知道 時間: 2019-4-6 11:01
提示: 該帖被管理員或版主屏蔽
歡迎光臨 榮耀西安網 (http://www.gdart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